A股上市刚满三年,五芳斋欲冲刺港股。“粽子第一股”五芳斋近日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国际化战略、海外业务布局以及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五芳斋拟在港股上市,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本次港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五芳斋始创于1921年,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2022年8月,五芳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粽子第一股”。据了解,五芳斋主要从事以糯米食品为主的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自上市以来,五芳斋已形成以粽子为主导,集月饼、汤圆、糕点、蛋制品、其他米制品等食品为一体的产品群。
从业绩来看,2024年,五芳斋营收22.51亿元,同比下降14.57%;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14.24%。其中,作为核心业务的粽子系列产品,营收15.79亿元,同比下降18.64%。2025年上半年,五芳斋营收15.92亿元,同比微增0.66;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6.7%。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当承压国内市场增量时,寻求“外延”突破显得尤为重要,而赴港上市将为五芳斋的国际化战略打开新局面。港股市场国际化程度高,有利于五芳斋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在港股上市后,更能与A股平台形成互补,构建境内境外双轨融资能力,为海外扩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借助港股上市规则和机制,能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为五芳斋长期发展提供助力。
实际上,五芳斋早有加速布局海外市场的计划。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忠表示,“‘粽子出海’是五芳斋下一步的重要战略”。在2024年财报中,五芳斋方面也表示,“五芳斋将坚定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为公司寻找到更多的市场增长机会”,据了解,2024年,五芳斋已成立新加坡投资公司、新加坡餐饮公司、法国和日本公司;2025年上半年,五芳斋成功开拓韩国、阿联酋、泰国等新市场,且非粽类产品出口资质获批。
不过,从目前来看,五芳斋来自境外的收入占比仍然较小。据财报数据,2024年,五芳斋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为1547.05万元,同比增长8.23%,占营收比例约0.7%;2025年上半年,五芳斋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为627.12万元,同比下降22.06%,占营收的比例约为0.4%。
北京商报记者就出海产品的结构与市场策略等问题向五芳斋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芳斋的“出海”路上,其月饼产品曾因为不符合当地标准而被要求退回或废弃。2025年8月,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官网发布的进口食品不合格信息显示,由五芳斋生产并出口到韩国的一批次绿豆蓉月饼,因检出防腐剂山梨酸,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被要求退回到出口国或者废弃。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糕点食品中山梨酸的最大使用量为1g/kg;而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布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文件,在其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可添加山梨酸的食品种类清单并未包含“糕点”这一类别。
“出口韩国的月饼不符合当地标准被退回或废弃,较高的合规成本为五芳斋敲响警钟。”詹军豪表示,五芳斋旗下的传统节令食品“出海”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文化差异上,海外消费者对中国粽子等食品的文化内涵和食用习惯的了解有限;在市场竞争上,海外本土食品品牌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五芳斋需在品牌推广、产品创新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粽子第一股”五芳斋再闯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