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政知见:高语阳 余辉
4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福建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致辞。
张国清指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的奋斗目标。当时,福建还成立了习近平同志担任组长的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此后,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开启了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开创了全国数字省域建设的先河。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次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变迁,数字经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千帆竞发。
以福建为例,作为全国首个将数字化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框架的省份,福建已经制定实施5份数字福建五年规划。今年,福建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7%左右。
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户福州。当时,福建的数字经济规模为1.42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39.8%。2024年,福建的数字经济规模达3.2万亿元,占全省全年经济总量的55%,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我国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关键词。
第一,技术创新。
我国正着力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数字技术的研究和成果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此基础上,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成果丰富。国家数据局近日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我国占比达61.5%。同时,国产人工智能崛起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张国清峰会致辞时说,当前数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要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数字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推进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生态体系完善,我国在数字技术迭代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在全球技术创新领域写下不可忽视的一笔。
第二,产业升级。
作为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左右,数字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
我国在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方面提速前进,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极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此外,以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为例,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小巨人”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张国清在峰会上致辞时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培育行业垂直模型,不断拓展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空间。
乘“数”而上,数字中国建设前景广阔。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特殊时间点,国务院副总理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