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

近日,创意信息因财务造假被ST引发市场关注。

在创意信息认定财务造假之前,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和2025年9月先后两次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创意信息此次财务造假主要源自其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综能”)、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川综能的货物购买业主方,以下简称“国宁睿能”)之间交易。

颇为惊讶的是,川综能、国宁睿能牵涉A股上市公司不仅仅创意信息一家,科创信息、微创光电(维权)、兴源环境(维权)、实达集团(维权)等上市公司均与其产生业务交集。值得注意的是,创意信息、科创信息、微创光电曾公告称遭遇川综能、国宁睿能等合同诈骗。

随着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其他上市公司究竟遭遇合同诈骗还是涉嫌财务造假抑或其他?又有哪些公司可能存在ST或退市风险?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2022年11月,创意信息分别与川综能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创意信息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2号)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导致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12,470.34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七)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第10.5.2条第一款规定情形,前述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十章第五节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公司股票交易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一天,自2025年9月23日复牌恢复交易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创意信息”变更为“ST创意(维权)”,证券代码仍为“300366”,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川综能、国宁睿能背后是谁?国宁睿能是假国企

天眼查显示,川综能被三大股东持有,分别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1%,为最大股东,其股权穿透后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_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将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标注为假冒国企。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_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

我们进一步追查发现,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曾在2024年发布一份声明指出,96家企业虚假登记为中国华能所属企业的出资企业,并可能存在涉嫌以中国华能及所属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形,其已对中国华能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也在这份名单之中。

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

微创光电被立案调查 自买自卖式交易

在微创光电与川综能交易中,其上下游均出现川综能身影。

2022年,微创光电与川综能就“双碳绿色能源中心项目”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 774.22万元, 2022年度公司确认该项目收入685.15万元。

2023 年1月,微创光电与川综能就“双碳绿色能源中心项目”补充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12,299.66万元(含之前合同金额);2023年4月,微创光电与湖北省智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数字”)就“双碳绿色能源中心项目”签订了两份物资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7,437.95 万元,微创光电承担该项目的物资采购工作。颇为诡异的是,智慧数字的销售方也为川综能。

至此,我们疑惑的是,这种自买自卖式贸易交易合理性何在?

微创光电历年营收在1至2亿元之间,上述超亿元合同显然属于公司极其重大的合同。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_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

然而,公司出现会计差错调整。2024年4月29日,微创光电披露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对2022年年报、2023年三季报财务数据进行更正。其中,对2022年年报披露的营业收入调减685万元,调减比例为5.35%;对2023年三季报披露的营业收入调减1.16亿元,调减比例为72.16%。

今年7月,公司被监管立案调查。7月25日,微创光电发布关于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司称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7月23日决定对公司立案。

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处于亏损状态。微创光电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为3539.3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3.77%,净利润为-4089.8万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近日,创意信息因财务造假被ST引发市场关注。

在创意信息认定财务造假之前,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和2025年9月先后两次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创意信息此次财务造假主要源自其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综能”)、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川综能的货物购买业主方,以下简称“国宁睿能”)之间交易。

颇为惊讶的是,川综能、国宁睿能牵涉A股上市公司不仅仅创意信息一家,科创信息、微创光电(维权)、兴源环境(维权)、实达集团(维权)等上市公司均与其产生业务交集。值得注意的是,创意信息、科创信息、微创光电曾公告称遭遇川综能、国宁睿能等合同诈骗。

随着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其他上市公司究竟遭遇合同诈骗还是涉嫌财务造假抑或其他?又有哪些公司可能存在ST或退市风险?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2022年11月,创意信息分别与川综能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创意信息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2号)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导致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12,470.34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七)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第10.5.2条第一款规定情形,前述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十章第五节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公司股票交易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一天,自2025年9月23日复牌恢复交易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创意信息”变更为“ST创意(维权)”,证券代码仍为“300366”,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川综能、国宁睿能背后是谁?国宁睿能是假国企

天眼查显示,川综能被三大股东持有,分别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1%,为最大股东,其股权穿透后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_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将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标注为假冒国企。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_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我们进一步追查发现,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曾在2024年发布一份声明指出,96家企业虚假登记为中国华能所属企业的出资企业,并可能存在涉嫌以中国华能及所属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形,其已对中国华能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也在这份名单之中。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_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科创信息表面客户为大有科技,实际买方为川综能。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2月,川综能向大有科技购买服务器设备,为采购相关设备,大有科技后与科创信息签订两份《物资采购及集成服务合同进行采购》。

2023 年 4 月, 科创信息与大有科技签订两份《物资采购及集成服务合同》, 合计金额为人民币11,115.78万元, 根据大有科技提供的其与川综能签订的合同,该项目的业主方为川综能。 根据合同约定,大有科技于2023年5月16日向公司支付合同首期款共计人民币890万元,公司于2023年6月15日向大有科技履行完全部合同义务。该项目剩余款项的付款期限为2024年5月16日之前,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剩余款项。

据公司公告称,其在催收回款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并于2024年4月19日向长沙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科创信息对公司前期报表2023年财报进行差错调整。

公司解释称,公司与年审会计师进行了充分沟通,发现公司特定项目未来现金流入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基于谨慎性原则,特定项目暂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故调减了2023年度该项目已经确认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同时对特定项目涉及的相关往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该事项调整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79万元,导致公司业绩预告中的财务指标出现需要修正的情形。

本次会计差错更正涉及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合并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存货、递延所得税资产、预计负债、未分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信用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2023年半年度报告母公司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存货、递延所得税资产、预计负债、未分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信用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等报表项目。

上述差错影响金额究竟多大?以2023年三季报为例,公司营收调整金额接近1亿元,占调整后收入之比近四成;导致公司同期净利润多计提1亿元。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__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信息因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或不及时等违规行为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2024年1月29日,科创信息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900万元至-9,900万元。2024年4月19日, 科创信息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预计公司2023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区间修正为-16,100万元至-18,100万元。2024年4月27日, 科创信息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科创信息2023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亏损16,619.83万元。

科创信息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3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差异较大。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一款的规定。费耀平作为公司董事长,李杰作为公司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监管决定对公司及费耀平、李杰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至此,我们疑惑的是,公司如此之大的会计差错,未来是否可能埋雷?公司有没有ST或退市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遭遇腰斩式下滑。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406.45万元,同比下降53.01%;归母净利润为-5104.99万元,同比下降27.5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103.45万元,同比下降26.3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近日,创意信息因财务造假被ST引发市场关注。

在创意信息认定财务造假之前,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和2025年9月先后两次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创意信息此次财务造假主要源自其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综能”)、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川综能的货物购买业主方,以下简称“国宁睿能”)之间交易。

颇为惊讶的是,川综能、国宁睿能牵涉A股上市公司不仅仅创意信息一家,科创信息、微创光电(维权)、兴源环境(维权)、实达集团(维权)等上市公司均与其产生业务交集。值得注意的是,创意信息、科创信息、微创光电曾公告称遭遇川综能、国宁睿能等合同诈骗。

随着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其他上市公司究竟遭遇合同诈骗还是涉嫌财务造假抑或其他?又有哪些公司可能存在ST或退市风险?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2022年11月,创意信息分别与川综能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创意信息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2号)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导致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12,470.34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七)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第10.5.2条第一款规定情形,前述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十章第五节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公司股票交易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一天,自2025年9月23日复牌恢复交易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创意信息”变更为“ST创意(维权)”,证券代码仍为“300366”,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川综能、国宁睿能背后是谁?国宁睿能是假国企

天眼查显示,川综能被三大股东持有,分别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1%,为最大股东,其股权穿透后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隋乱百科_隋准百度百科_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将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标注为假冒国企。

_隋准百度百科_隋乱百科

我们进一步追查发现,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曾在2024年发布一份声明指出,96家企业虚假登记为中国华能所属企业的出资企业,并可能存在涉嫌以中国华能及所属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形,其已对中国华能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也在这份名单之中。

隋准百度百科__隋乱百科

哪些异常信号?

第一个异常,贸易链条被人为增加。即在创意信息与川综能、国宁睿能的交易中,表面上川综能为创意信息的下游客户,但实际货物购买方却是国宁睿能。

据公司公告信息,2022年10月,创意信息了解到国宁睿能正在推进“国网分布式IDC项目”,该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方向较为匹配。公司随即对国宁睿能的资信及主营业务开展情况等信息进行了查询。根据查询结果,公司判断国宁睿能资信情况良好且确实在推动相关项目,于是便安排专人进行跟进。2022年10月底,国宁睿能项目负责人告知公司,该项目不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由其他企业进行承接后再转至公司进行相关交付。在国宁睿能项目负责人的对接下,公司与自称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综能”)项目负责人建立了联系,其向公司提供了国宁睿能与川综能于2022年11月签订的物资采购合同扫描件,其采购内容与川综能计划向公司采购的产品及服务完全一致。

随后公司与川综能完成了合同谈判及七份《物资采购合同》 签订。2022 年 11 月 25 日,公司与川综能签订七份《物资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川综能向公司采购 56 套协同一体机产品及服务,合同金额3.64亿元。2022 年 12 月 29 日上午, 川综能根据《物资采购合同》约定向公司支付了首笔货款 38,988,300 元(约占合同总价款的 10%)。

需要指出的是,央企监管机构对融资性没有都严令禁止。至此,我们疑惑的是,身为央企旗下的川综能为何牵涉其中?

第二个异常,全额垫付资金存在巨大资金风险敞口。

2022 年 11 月 25 日,公司与川综能签订七份《物资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川综能向公司采购 56 套协同一体机产品及服务,合同金额 363,890,800 元。川综能于 2022 年 12 月 29 日分别支付货款人民币 19,988,300 元及人民币 19,000,000 元,后续未支付款项。

同月,公司与供应商签署采购合同,合同金额 328,801,298 元。 2022 年 12 月27 日至 12 月 28 日,公司向供应商支付 30%的预付款即 98,640,389.40 元; 2022年 12 月 29 日下午, 公司向供应商支付了剩余 70%的终验款 230,160,908.59 元。

我们可以看出,其在仅仅收到不足四千万元预付款下,便执行了超3亿元的合同。换言之,公司在少比例预收款下进行全额垫付执行合同,其超2亿元资金存在风险敞口。

颇为惊讶的是,创意信息资金垫付完毕一年后才发现合同异样。2023 年 11 月23 日, 公司发现川综能存档的《物资采购合同》 与公司存档的《物资采购合同》存在重大差异。2023 年 11 月 24 日,国宁睿能相关负责人到公司就川综能协同一体机物资采购项目合同不一致的情况进行解释,并表示国宁睿能作为最终用户愿意承担剩余货款的支付义务。 2023年11月 30日,公司与国宁睿能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国宁睿能无条件向公司支付剩余货款 324,902,500 元人民币。2023 年 12 月 8 日, 国宁睿能未按照《合作协议》约定的付款期限向公司付款,且未能提供有效的、可供查证的付款来源说明, 公司决定对国宁睿能及其股东提起民事诉讼和财产保全。 2023年12月 13日,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 正式受理公司提起的诉讼案件。

如此不合理的交易,为何公司仍然去执行?

据公开资料,创意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即一是从1996年成立到2014年上市,公司以集成和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全面参与运营商核心数据网络建设;二是从2015年到2019年,公司新拓政务大数据赛道,收购/新设了上海格蒂、广州邦讯、北京创意云智、万里开源、创智联恒等公司,以期实现能力补齐、行业扩张、全国布局和集团化发展;三是2020年至今,公司围绕数据库、大数据和5G三大技术核心,依托技术组合创新,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具有自主可控产品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

我们发现,公司2020年业绩出现巨额亏损,此后陷入持续亏损状态。2020年业绩巨亏,主要由于子公司格蒂电力、邦讯信息业绩不达预期,导致商誉减值,最终创意信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骤降至亏损7.8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758.55%。

隋乱百科_隋准百度百科_

事实上,公司董事长曾对外称,在完成第二阶段布局扩张后,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从完成对外收购,到实现团队、核心能力、业务模型、市场渠道的‘中枢化、集约化、一体化’,都对公司的管理机制、管理举措和管理效率提出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研发投入较高的数据库和5G等业务,因市场爆发周期相较预期出现较大程度的延迟,导致业绩承压明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