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的政策风向,已经比较清晰了。
7月1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找准关键着力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
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可以说,“反内卷”已经是下半年的一条明线了。七月以来,“反内卷”相关题材表现强势,如光伏、钢铁、建材、煤炭等,以及券商板块,都有比较亮眼的行情。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着重强调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
其中,落后产能退出使得市场迅速联想到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宗商品行情。有相关消息称,PPI的持续下跌引起了政策的关注与重视,可能将会加大“自上而下”的调控,如削减钢铁、煤炭、水泥等国有大型企业主导的产能。相关板块的行情,应声而动。
其实,“反内卷”的表述早在去年就开始了。202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的恶性竞争,要强化市场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的退出渠道。同年12月,总书记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不过在当时,这些表述并没有引起资本市场的明显反应。商品层面,焦煤、螺纹钢等维持下跌态势;股票层面,光伏板块抢跑了一波反弹,但规模也仅在5%以下,政策表述落地后板块维持疲软态势。
为什么今年反内卷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主要差别来自于宏观基本面状态的不同。
“反内卷”的主要对象有两类,其一是高度同质化的上游资源品,包括钢铁、水泥、生猪、煤炭(焦煤)、光伏原料、锂电上游等等,其二则是汽车、小商品等下游消费品。
第一类产品的供需错配会比较严重:由于各个厂商生产出的产品相对同质,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基本与其产能有关,因此其往往会在产业上行期过度扩张产能,导致严重的过剩问题。
此轮上游资源品内卷式降价,核心原因是下游疲软的需求无法满足上游扩张的产能,在产品同质,缺乏壁垒的情况下,厂商只能选择低价博弈来“以价换量”。
在博弈论中,若厂商成本类似,低价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价格的快速下降,以致所有厂商都会失去利润。
在去年,供需错配问题仍然严重,因此政策表述不能改变长期趋势。以螺纹钢为例,去年年中生铁、铁水、粗钢产量维持下跌,开工率持续下降;下游需求角度,地产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同比为负,制造业家电、汽车产量不景气。
而现在,虽然总体需求情况与去年7月份并无显著差异,但是,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行,此时的价格已经更能匹配目前的供需状态。受此影响,螺纹钢与焦煤的价格已经企稳回升。
因此在周期品层面,此轮“反内卷”行情将比去年更为明显,关注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此轮政策以控制供给侧而非刺激需求侧为主,因此供给侧紧缩的具体节奏,也可能存在着不及预期的风险。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
因此,在反内卷的风口上,投资者可以优先关注去产能直接受益的品种,如钢铁ETF(515210)、光伏50ETF(159864)、煤炭ETF(515220)等。在需求面没有产生配合的情况下,该轮去产能或许只能带来结构性行情,甚至对基本面总量形成短期压制。
这其中,钢铁ETF和煤炭ETF是全市场唯二能跟踪钢铁和煤炭板块的ETF产品,在反内卷的浪潮下,煤炭ETF规模已经有60亿元。

钢铁ETF(515210)
联接A(008189) 联接C(008190) 联接E(022586)
光伏50 ETF(159864)
联接A(013601) 联接C(013602) 联接E(021698)
煤炭ETF(515220)
联接A(008279) 联接C(008280) 联接E(022501)
注:观点仅供参考,会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ETF联接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商天信息网财经APP
后浪森林研究室 | 洛上洲 编辑 | 许佳维
“健康元还排在化学制药前二十,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么久的岁月仍然没有跌下神坛,我也问这为什么?它能排在前二十,自然有其原因。那就一起探索吧!”
我最早知道健康元公司还是它叫太太药业的时候,那很久了,大概是2003年。
它仍然是那副不温不火模样,似乎比太太药业少了些锐气。我特意叫助理打印出它从2001年以来各年度的市值,它目前比最顶峰时的2015年325亿市值还下降了33%。它的总股本从2018年以后就几乎没变动过了,甚至比2018年10月还有一点微缩了6400万股。
我这样描述这家公司,是为我们简单的认知框架建立几个坐标和维度。我并没有先从这家企业的产品入手来讲述它,我觉得不管它是做什么行业的,只从最简单的“企业”这个定义,它是进步了还是衰退了?这样就能更好理解它了。
毕竟它是已经有三十年及上市二十五年历史的公众公司了。


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亏损
历史上只在2006年和2008年出现过两次亏损,这大概是健康元仍旧排在化学制药前二十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我知道,很多同学估计会讲,健康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持股45.23%的丽珠集团价值,我认同,这是事实。丽珠集团是健康元最重要且不可分割的部分。
它在收入上有四个特别有趣的规律。
2004年到2008年,它在20亿量级上徘徊了8年之久;
2010年到2018年,它几乎每年按10亿量级增长,且持续了9年;
2019年到2022年,它每年变速按20亿量级增长;
2023年至2024年,它大概以每年10亿量级递减。

我很好奇,它的盈利与收入匹配吗?我趴在电脑前分析了很久,结论是:这是一家既统一又矛盾公司。
先说统一的方面。
完整地看它的二十四年盈利记录中,只有2006年和2008年两个年份亏损,其余二十二年均有正向盈利记录;
它从2012年至2016年、以及2018年至2022年的两个周期中,实现了同为5年期的盈利持续增长,而且增长幅度都不大,基本是两位数。

再说矛盾的方面。
在长达二十四年历史里,健康元有几个特别诡异的年份,分别是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2017年。
为什么这几个年份诡异呢?我找个时间专门来研究。
另外,它有四个前后或相互矛盾的年份,第一是2006、2007和2008年三个年份矛盾组,这三年利润分别-4756万、7.25亿、-2695万,对应它这三年的收入21.60亿、24.99亿、29.38亿,正常吗?肯定不正常。矛盾吗?肯定特矛盾。
第二是2008与2009年,前一年亏损2695万元,后一年即爆赚4.68亿元。前一年收入29.38亿,后一年收入36.83亿。
第三是2010、2011及2012三个年份,从7.40亿直线下到后两个年份的2.62亿和1.70亿。
第四是2016、2017和2018年三个矛盾组,三年利润分别是4.51亿、21.33亿和6.99亿。
为什么出现这种强烈波动情况,原因我没找,如果要找应该不难。我这里只揭示其基本性质、逻辑与规律,它有特别需要投资人去警惕之处,强烈波动一定是有原因的。

最重要资产丽珠集团
健康元最重要资产是持有45.22%股份的丽珠集团,若干年来它为健康元源源不断地贡献着巨大的收入和利润。
丽珠集团在医药行业及资本市场拥有比健康元高得多的地位,总市值321亿元,最近五年收入均超过100亿,净利润20亿左右。

健康元是2005年开始成为丽珠集团控股股东的。在健康元成为丽珠集团控股股东前,丽珠的控制权已经发生过三次变化。
1998年,珠海市信用合作联社、广东省制药工业公司、珠海桂花职工互助会、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将所持12.72%股份转让给中国光大集团,外资股东中国澳门南粤集团所持6.175%股份转让给中国光大医药公司,这是丽珠历史上的光大集团治理时期。
2002年,光大集团所持丽珠集团12.72%股份托管给西安东盛集团,2004年转让给东盛集团。这是丽珠历史上的东盛集团治理时期。
健康元对丽珠集团控制权之争发生在2002年。生产和销售“太太口服液”和“静心口服液”的太太药业(健康元前身)及子公司天诚实业、深圳海滨制药联动利用东盛集团尚未在丽珠站稳脚跟时,突然从一、二级市场双管齐下包抄丽珠集团,太太药业从一、二级市场获得丽珠集团10.54%股份,天诚实业从流通B股市场获得丽珠8.58%股份,深圳海滨制药从流通A股市场获得2.21%股份,三者合计持股21.33%。
同时朱保国获得丽珠集团董事会改组主导权成为丽珠集团董事长,并获得15个董事席位的三席及两个监事席位。
2003年天诚实业依然从丽珠集团流通的B股下注增持至11.20%,并托管了广州保力所持丽珠1.98%股份,健康元对丽珠的控制权达到了25.94%。
此时的丽珠集团收入18.12亿元,净利润9220万元。
东盛大势已去,选择了退出。
2005年,东盛集团所持丽珠集团12.72%直接转让、质押给健康元公司,同时健康元直接持有10.55%,全资子公司深圳海滨制药和天诚实业各持1.75%、3.00%,另外还托管了广州保力所持丽珠的1.98%。
2006年健康元系联合控制丽珠集团32.8176%,2007年43.7859%,2011年45.81%,2012年47.3832%。此至,健康元对丽珠控制结构稳定下来了。

刘苗与朱保国为母子关系,朱保国与刘广霞为夫妻关系,股权非常清晰,没有多余技巧。
2024年前三季度,健康元及其附属公司及托管持有丽珠集团股份45.23%。

“利润奶牛”
丽珠集团就是健康元的利润奶牛。这个贡献有多大?
丽珠集团2011年为健康元贡献净利润1.64亿,扣非净利润1.56亿;
2012年为健康元贡献净利润2.08亿,扣非净昨润贡献1.87亿。当年健康元归母净利润1.7亿元,扣非净利润1.52亿元。如果剔除丽珠集团贡献,其归母净利润则亏损38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800万元。
如果没有丽珠集团,健康元是不是就天塌啦。大概是的吧。这一年等于为健康元贡献了110%的净利润。
账一年一年算吧。
2013年健康元净利润2.74亿元,丽珠贡献了2.31亿,占利润比84.30%
2014年净利润3.54亿元,丽珠贡献了2.44亿元,占利润比约69%。
2015年净利润4.12亿元,丽珠贡献了2.85亿元,占利润比约69%。
2016年净利润4.51亿元,丽珠贡献了3.63亿元,占利润比80.48%。
2017年净利润21.33亿元,丽珠贡献了20.26亿,占利润比94.98%。
2018年净利润6.99亿元,丽珠贡献了5.29亿元,占利润比75.68%。
2019年净利润8.94亿元,丽珠贡献了6.41亿元,占利润比71.70%。
2020年净利润11.20 亿元,丽珠贡献了8.33亿元,占利润比74.38%。
2021年净利润13.28亿元,丽珠贡献了8.88亿元,占利润比66.87%。
2022年净利润15.03亿元,丽珠贡献了10.38亿元,占利润比69.06%。
2023年净利润14.43亿元,丽珠贡献了11.30亿元,占利润比78.31%。
丽珠集团对于健康元有多重要,这个利润比够一目了然了吧。2011-2023年,它为健康元贡献了85.80亿元的净利润。
这是健康元和朱保国商业历史里做得最成功的一笔交易。

健康元是做什么的?
健康元主业医药产品及保健品,涵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食品。

化学制剂产品包括呼吸系统的妥布霉素吸入溶液、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异丙托溴胺溶液和健康元智能雾化器;消化道产品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艾普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及丽珠维三联的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辅助生殖类产品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注射用尿促卵泡素、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抗感染类产品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伏立康唑、注射用严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精神类产品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盐酸哌罗匹隆片和布南色林片。
生物制品类产品:托珠单抗注射液、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二价疫苗、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双歧杆菌胶囊。
中药制剂产品:感冒药物抗病毒颗粒和抗肿瘤药物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学原料及中间体产品:人药部分的的7-ACA、美罗培南混粉、达托霉素、达巴万星、万古霉素、美伐他汀和阿卡波糖;兽药部分的莫昔克丁。
诊断试剂及设备类产品:肺炎支原体LGM抗体测试剂、抗核抗体测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核酸测定试剂盒和结核感染T细胞测定试剂盒。
保健食品类的太太红花桃仁口服液、静心助眠口服液、鹰牌花旗参茶。
必须要提及的是,这庞大产品体系,前两类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均为丽珠集团产品。
以排除丽珠集团产品外,主体健康元2023年的收入约45.56亿元,占收入比的27.37%。这来自于三块业务,处方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保健食品。
处方药收入19.88亿元,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20.97亿元,保健食品收入4.53亿元。
事实上,除了丽珠集团外,健康元还有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控股企业是丽珠单抗公司,健康元持有其56.19%股份。虽然这家企业2023年亏损了6.09亿元,也是健康元体系未来最有可能独立资本化的企业,丽珠单抗在围绕自身免疫疾病、疫苗、肿瘤及辅助生殖布局。

这家企业国内首仿的“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2021年已上市销售;
第二个产品“托珠单抗注射液”已在2023年上市,适应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
第三个产品“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二价(原型株/Omicron XBB变异株)疫苗(CHO 细胞)”2023年获批紧急使用。
第四个产品“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处于Ⅲ期临床;
第五个产品“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2023年启动银屑病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Ⅲ期临床,正在与司库奇尤头对头临床。
第六个产品“注射用利普苏拜单抗(PD-1)”已递交附条件上市pre-BLA申报。

2024年以来重要事项
2024.4.25:任命林楠棋为常务副总裁、幸志伟为副总裁,前者负责国际业务及科研工作,后者负责生产管理。
2024.4.27:控股公司丽珠集团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获得美国FDA签发的ANDA批准,产品获得在美上市销售。
2024.5.28:控股子公司上海方予丙酸氟替卡松雾吸及用混悬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许可,该药由GSK原研,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
2024.8.13:TG-1000胶囊境内药品注册获中国药监局受理,该药是一种新型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最早由太景医药原研。
2024.8.28:完成第九届董事会换届选举,非独立董事:朱保国、刘广霞、林楠棋、邱庆丰、幸志伟,独立董事:霍静、彭娟、印晓星、覃业志。
董事长朱保国,副董事长刘广霞。
总裁林楠棋,副总裁邱庆丰、幸志伟、张雷明、赵风光,董事会秘书赵风光,财务负责人邱庆丰,证券事务代表李洪涛、罗逍。
2024.9.11:子公司健康中国将珠海的94538平方米的土地及地面建筑转让给洋溢生物,此为2018年健康元配股募投项目珠海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2024.9.27:董事会秘书赵风光辞职,留任副总裁;聘任朱一帆任董事会秘书。
2024.10.24:任命杜艳媚为副总裁,负责健康品及非处方药销售管理。
2024.11.26:任命唐廷科为副总裁,负责BD业务管理。
2024.12.31:副总裁赵风光辞职,担任其他职务。
2025.1.27:控股子公司丽珠集团控股附属公司丽珠单抗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境内生产药品注册获受理,该产品国内有2个产品进口及1个国内产品上市。
2023年促卵泡激素(FSH)国内终端销售26.37亿元,2024年1-9月销售金额为21.12亿元,其中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药物占70%以上。
2025.1.31:健康元股票回购了2.29%,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而更多关于创新药的研究涉及丽珠集团,后浪森林将在深入研究丽珠集团时完整呈现。
如果没有丽珠集团,健康元的发展有所缓慢,结论你应该很明白了。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商天信息网财经APP
涵江农行前行长被指共同诈骗和违法放贷,超5000万资金用途成焦点
一起牵涉金融机构、企业权益与司法公信力的案件持续引发社会热议。原莆田市涵江区农行行长刘某阳与商人李某坤涉嫌通过违法放贷、重复抵押等诈骗手段,致使兴品公司合法取得厂房遭司法查封,引发数百名员工失业、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的严重后果,更造成5323万元国有资产流失。案件暴露出金融监管漏洞、司法程序疑点及腐败风险,亟待上级部门彻查。
一、虚假解押设局 诱导诈骗800万元
兴品公司与李某坤签订厂房买卖合同,在签约前李某坤保证该厂房没有抵押贷款,没有任何纠纷,签约后发现该厂房已抵押给涵江农行且逾期未还款。经交涉,李某坤承认工厂己抵押贷款事实,并请求兴品公司再付800万元保证贷款还清解除抵押,并承诺解押后立即办理过户。在涵江区政府两部门领导多方见证下,时任涵江农行行长刘某阳承诺:“,只要兴品公司再给李某坤800万,就可以办理解押过户给兴品公司”。因为有了农行行长刘某阳的保证,兴品公司才被李某坤又诈骗了800万,很明显李国坤合同诈骗目的明显并且与刘某阳恶意串通构成共同咋骗。
二、行长合谋造假,伙同李某坤诈骗兴品公司800万并申请新抵押贷款骗贷5323万
解押次日,刘某阳即与李某坤事先合谋,将已归属兴品公司的厂房二次抵押给农行。期间刘某阳授意李某坤伪造资金流水、交易票据及虚假合同,通过虚增抵押物价值的方式诈骗农行5323万元贷款,其抵押物实际评估值远低于贷款额度。解押次日,刘某阳即与李某坤事先合谋,将已归属兴品公司的厂房二次抵押给农行。期间刘某阳授意李某坤伪造资金流水、交易票据及虚假合同,通过虚增抵押物价值的方式诈骗农行5323万元贷款,其抵押物实际评估值远低于贷款额度。
三、利益链现形 贿赂案曝光
5323万元贷款中,有1500万元被违规用于刘某阳关系户企业的债务清偿;部分款项用于偿还李某坤个人民间债务;部分资金流向香港亲属账户;剩余资金涉嫌用于贿赂农行员工及司法系统官员(企图把公诉至法院的案件搞没)。其中农行经办人陈某兰已确认收受20万元贿赂(公安机关已查实,但未启动追责程序)。
四、司法渎职 农行纪委失声
1、刘某阳涉嫌向农行纪检组及司法人员输送利益,企图掩盖犯罪事实,涉嫌多向司法渎职。
2、监管部门未对李某坤贷款的5323万元异常资金流向启动立案调查,存在重大监管失察责任。
3、涵江区检察院在公诉阶段未对刘某阳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关键证据链审查存在明显程序疏漏。
4、农行纪委对刘某阳违法放贷举报拖延审查超期,内部包庇嫌疑引发程序正义质疑。
5、银行经办人员陈某兰收受20万元贿赂事实已查实,却未依法启动问责程序。
6、李某坤庭审时都公开说这个抵押物压根没想给受害者,还是他的,他就是要拿去抵押做新的贷款(非法占有目的),现在还可以拿去拍卖,偿还银行。
7、农行原行长刘某阳公开说花钱贿赂法院某些负责人保证将案件两罪搞一罪,甚至无罪
五、全民出击 彻查保护伞
本案暴露金融系统监管形同虚设、司法追责严重缺位等深层痼疾。我们严正要求:
1、由银保监会、纪委监委联合成立专项调查组,深挖农行违规放贷及利益输送链条;
2、立即公开5323万元资金完整流向,依法追究涉案银行人员及渎职司法人员刑责;
3、彻底斩断权力保护伞,确保全案审理公开透明,公安,检察院起诉了的案件两个罪名(是否背后有某些司法负责人收受了非法利益作为保护伞企图将案件搞无罪一查便知)以正义回应社会关切!
同时呼吁全体网友持续监督转发,共同守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防线。
(本文基于实名举报材料整理,呼吁相关部门依法履职,还原真相。)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商天信息网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