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日前上调中国股市评级,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对中国股市持乐观态度,引起各方关注。为何此时做出上调决策?2月26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Robin Xing)和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在交流会上现场分享了最新观点。
据介绍,此次评级上调并非出于对宏观经济政策大幅转向的预期,而是由于自下而上的结构性改善,尤其是中国公司在微观层面展现出的积极活力和市场表现的显著改善。随着信心的回升,海外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中国市场。
微观层面出现可喜变化
“全球投资人应当在其资产组合中对中国股票进行增持。”王滢明确提出。
她在现场交流中分析了大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的原因:
一是中国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在过去一年呈现明显触底反弹迹象。中国公司在宏观挑战加剧的环境下,进行了主动积极的应对调整。就股票市场而言,中国公司着力于提升股东回报率,同时积极缩减开支,保持稳健的每股盈利增长。MSCI中国指数中的互联网、银行和信息科技板块在过去18个月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些板块的积极表现直接推动了MSCI中国指数的投资回报率从2022年的低点逐步回升,预计未来两年内有望赶上、甚至反超新兴市场整体表现。对全球投资人而言,投资中国的理由相对过去几年充分了很多。
二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中枢有了明显提升。此前,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全球投资人大幅提高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溢价,导致市场估值有所下调。然而,近期俄乌停火协议的进展、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领域的创新,使得全球投资人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新时代的投资框架要考虑多极化的体系,进行多极化配置。
王滢认为,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将从过去的8—10倍提升至10—12倍,未来甚至有望进一步修复。尽管此次仅将中国股票评级从“低配”上调至“平配”,但她强调,全球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配置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科技板块。随着市场信心的回升,未来将有更多资金流入中国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上调中国股市评级!为何在此时?有何变化?大摩分析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