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下滑33%,洋河股份掉出一线酒企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

洋河股份(002304.SZ)掉队了。

这家公司2024年营收289亿元,同比下滑13%;归属净利润66.7亿元,同比下滑33%。在市值前八的酒企中,洋河股份是唯一一家净利润下滑的公司。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0.66亿元,同比减少31.92%;归属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减少39.93%,业绩下滑还在继续。

白酒存量时代之下,庞大的经销商体系过于拥挤,卖货意愿减弱,洋河股份的促销手段已逐渐失效。

存量时代

白酒市场存量竞争时代加剧。从消费端看,居民消费趋于谨慎,宴席及餐饮等消费场景表现不及预期,整个白酒消费市场进入转型期,消费需求疲软之下“库存高企”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折65度,商品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0%。需求端的表现更不尽如人意,呈现旺季较旺、淡季更淡的特征。渠道端来看,根据《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流通渠道经营者对于下半年的思路更加谨慎,更偏向于保住现金流。

面对行业压力,酒企纷纷调整经营节奏,业绩贡献由此前的次高端产品线下调至中端产品。以安徽区域龙头古井贡酒(000596.SZ)为例,公司2024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系大众价位产品贡献增量,次高端以上产品增速有所回落。口子窖(603589.SH)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为老中端产品未及时调整,而新高端产品销售承压所致。

洋河股份也直言,2024 年以来白酒市场动销维持“弱复苏”,消费理性和价格理性显现,分化加剧和存量博弈特征明显,白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业处于“存量竞争、结构增长、品牌集中”发展阶段。

开始掉队

洋河股份是全国大型白酒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梦之蓝M6+(售价在700元/瓶左右)、梦之蓝水晶版(售价在550元/瓶左右)、天之蓝(售价在380元/瓶左右)和海之蓝(售价在140元/瓶左右),这些产品和珍宝坊(帝坊、圣坊)、苏酒等合计占公司总营收比例的84%。而大众酒产品洋河大曲、双沟大曲(两个产品售价都在25元左右)等合计收入占比为13%。

业绩方面洋河股份持续走低。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3.6亿元和11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2%和32%,归属净利润为亏损19亿元和盈利36.3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916%和40%。创出上市以来最差四季度和一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增幅。作为对比,今世缘(603369.SH)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26亿元,对此前“遥遥领先”的老大哥洋河股份实现反超。一线酒企中,山西汾酒(600809.SH)2024年净利润增速为17%,五粮液(000858.SZ)为5.3%,泸州老窖(000568.SZ)为1.57%,洋河股份已经掉队。

这其中缘由,除了终端销售产品吸引力下滑导致经销商信心缺失的原因外,还有中间环节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相对较小,致使经销商销售动力不足。这一点从经销商平均销售额也可以看出。2024年期末洋河股份经销商数量为8866家,平均销售额为326万元,低于2023年的377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洋河股份的经销商体系过于拥挤。公司拥有8866家经销商,远超业内其他酒企。省内竞争对手中,今世缘经销商数量保持在1228家,邻省“二把手”迎驾贡酒(603198.SH)为1377家,全国化的一线酒企中五粮液为3711家左右,泸州老窖(000568.SZ)为1786家左右,山西汾酒为4553家。

此外,洋河股份2003年推出的核心大单品海之蓝系列产品已经运营超过20年,产品线老化。经销网点过密、产品价格相对透明,终端渠道利润较薄,导致终端店铺对公司产品进货意愿较低,并在推广环节更倾向于推销利润率高的其他产品。

为此,洋河股份希望通过提升销售费用(酒企对经销商的返利往往“藏”在销售费用里)来应对存货危机,但是销售费用的增长并未同比例带动收入增长,反而起到“负”作用。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为55.16亿元,与2023年同期的53.87亿元相比增长1.29亿元,而同期营业收入却下降42.5亿元。

此外,洋河股份的产品力也在下滑。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73.16%,相较2023年下滑2.09个百分点,已落后此前的省内追随者今世缘(74.74%),甚至不及迎驾贡酒(73.94%)。

洋河股份的各项数据都在变差。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净利润下滑33%,洋河股份掉出一线酒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