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资本奔腾如潮,产业迭代如风。全球经济格局风云激荡,新质生产力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于11月6日举办的第二届国联投资人大会、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江苏专场,以“‘锡’引全球资本 赋能现代产业”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旨在推动金融与实业的深度融合,共谋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大会期间,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王俊峰接受商天信息网财经专访时表示,科技进步与法治保障是国家繁荣的双翼,而知识产权正是创新的基石与护城河。他强调,“法律法治是最佳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则是科技创新的最强底气。”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赋能:知识产权的新格局
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王俊峰指出,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在‘十四五’乃至‘十五五’规划中,都对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系统部署。知识产权从战略高度到执行层面,都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王俊峰说。他认为,科技创新的根本不只是研发本身,而在于成果能否获得法律的充分保护与商业化的有效转化。“科技成果若不能被保护,就无法形成价值;而只有保护到位,创新才有持续动力。”在他看来,知识产权更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产。
谈及法治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王俊峰的观点掷地有声——“法治与创新是一体两面。没有法治的创新,如同无根之木;没有创新的法治,又难以应对时代的浪潮。”
他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已经从资源与市场转向科技与规则的博弈。科技要想站上全球高地,必须以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为后盾。金杜律师事务所正是在这一逻辑下,持续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布局,探索“申请—保护—运营—变现”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我们希望通过法律专业力量,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他说。过去,知识产权的工作往往止步于专利申请,而如今,金杜更关注其在产业化、资本化环节的落地,让创新真正成为生产力。
王俊峰表示,金杜在无锡设立知识产权中心,既是机缘巧合,也是战略选择。“无锡是长三角的璀璨明珠,这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有活跃的科技氛围。”他笑言,“无锡天生丽质,无需张扬。”
金杜的知识产权团队目前已在无锡聚集逾百人,其中不乏理工与法律双背景的专业人才。王俊峰介绍,金杜在知识产权领域拥有超过600名专业人员,覆盖化学、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多个前沿方向。“我们的很多律师都有自然科学背景,他们懂技术,也懂法律,能够真正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
他认为,无锡的创新生态为金杜提供了天然的沃土。“这里有科研院所,有科技企业,也有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我们希望通过知识产权中心,搭建一个服务平台,帮助更多企业把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
从知识产权中心到科技创新高地
在谈到未来规划时,王俊峰透露,金杜在无锡的知识产权中心大楼已进入内装阶段,预计将在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我们希望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服务基地,更是一个创新交流的平台,像硅谷那样成为思想与科技的交汇地。”
他设想,这里将汇聚企业家、科学家和青年创业者,碰撞出更多可能性。“未来,这里不只是处理专利事务的地方,更是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交易的舞台。我们希望在这里喝上一杯有‘科技含量’的咖啡。”
王俊峰强调,知识产权不仅属于法律范畴,更关乎经济结构与国家战略。“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最完整的国家之一,而制造业的升级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无锡具备独特的地理与产业优势,完全有潜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节点。”
在专访结尾,王俊峰总结道:“科技是流动的黄金,知识产权是它的秤。”他认为,科技创新推动人类进步,而知识产权则决定了这份进步能否持久。
他补充道:“我们不是无锡人,但在无锡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和聪明人同行。这里有活力、有智慧,也有情怀。”
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实践,从法治保障到产业赋能,王俊峰用务实的话语,诠释了一个法律人眼中的科技与未来。在他看来,知识产权不仅是一项制度,更是一种信念——让创新者得到尊重,让创造力被看见。
“让每一项科技成果都能被保护,让每一份智慧都能变现。”
这是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也是金杜律师事务所布局无锡、服务全国的初心与愿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金杜律师事务所王俊峰:科技进步与法治保障是国家繁荣的双翼,而知识产权正是创新的基石与护城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