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放量上攻突破关键点位 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或应转向

专题:A股继续“上台阶” 机构建议关注半年报与“反内卷”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_沪指放量上攻突破关键点位 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或应转向_沪指放量上攻突破关键点位 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或应转向

周恒 制图

机构展望

沪指放量上攻突破关键点位

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或应转向

记者 汪友若

上周A股市场持续冲高,沪指连续2日站上3500点整数关口,沪深两市周五成交额突破1.7万亿元。大金融板块领涨,成为带动指数走强的主要力量。此外,半年度业绩预告密集披露,部分绩优股获得短线资金密集追逐。

着眼下周,机构认为,短期来看,上证指数突破或推升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赚钱效应进一步扩散,半年报业绩仍是资金关注的焦点。对于后续A股的交易思路,机构认为,在资金存量博弈转为增量的背景下,投资者应从交易型策略思维,转变为持股型策略思维。

A股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

开源证券分析称,近期A股在宏观预期未显著变化的背景下仍实现向上突破,体现出风险偏好强劲修复。从交易行为、资金流向到制度支持,多重信号共同构筑了市场上行的内在基础。

广发证券认为,与4月股市的剧烈波动不同,全球股市近期开始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脱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基本面开始成为市场定价的主导因素。回归A股投资,建议投资者后续同样淡化外部因素扰动,回归基本面定价。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在上证指数近期突破后,A股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A股大波段上行的线索正愈发完整清晰,市场开始提前反映远期改善的投资机会。该机构表示,强势上涨行情在2025年四季度开始的必要条件正加速积累。不过今年三季度的行情可能不会一蹴而就,赚钱效应短期扩散至高位后,市场反复可能增加。

从交易型思维转向持股型思维

从资金面角度判断,中信证券称,6月以来市场最大的变化是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据其测算,自2023年初以来,今年6月主动型公募产品首次出现单月新发规模超过存量净赎回规模(剔除2024年2月的特殊情况),实现单月净流入。这扭转了2024年10月市场反弹以来持续“失血”的情况,也标志着过去几年表现最弱势的主动型公募转为资金净流入状态。

市场价格信号也验证了这一点。中信证券对比了公募机构偏好品种(有色、通信、游戏、PCB、港股创新药)、保险偏好品种(银行)和量化资金偏好品种(微盘股)的近期表现,发现6月以来上述板块共振上行,不再出现相互虹吸的情形,这也表明不同的资金主体都有增量资金。

中信证券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持股反而可能是更为有效的策略,投资者应从交易型策略思维,转变为持股型策略思维。

业绩景气度成关键交易线索

7月中旬,市场迎来财报,半年报业绩表现较好的行业,在7月至8月的股价表现通常也更好。

从整体表现来看,招商证券分析称,截至7月13日,A股半年报业绩向好率较去年同期提升,建议首先关注高景气的TMT领域,如半导体、软件开发、游戏。此外,具有全球优势制造竞争力的中游行业如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设备;扩内需政策持续催化的家电、美容护理、农林牧渔;以及其他业绩有望改善的细分领域,如贵金属、小金属、证券、化学制药等板块也值得配置。

光大证券则预测,轻工、有色、非银等行业半年度业绩增速可能较高,而建材、电子、通信等行业半年度业绩改善幅度可能较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沪指放量上攻突破关键点位 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或应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