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

_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

公募基金的“旱涝保收”或成过去式!

5月7日晚,证监会公开印发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这是为落实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的决策部署。

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

这一重要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该方案不仅回应了市场和社会关切,更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的转型,旨在构建更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生态。

受访业界专家认为,《行动方案》的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对公募基金行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不仅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有力的支持,更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更加公平、透明、专业的投资环境。

证监会表示,《行动方案》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市情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出一系列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的改革措施,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这意味着,公募行业将开启以“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

据了解,《行动方案》从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以及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25条举措。

在业界看来,该《行动方案》直击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问题,如经营理念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以及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这有助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

有机构人士认为,《行动方案》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通过优化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利益绑定等措施,有望扭转基金公司“重规模轻回报”的现象,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同时,《行动方案》从多方面发力,包括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等,有望构建更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生态。

“这还有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通过强化监管与风险防范措施,《行动方案》有助于提升基金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合规水平,从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上述机构人士说。

总之,业内专家认为,通过绑定投资者利益、规范投资行为、提升服务能力、壮大权益类基金,《行动方案》将重塑行业生态,推动公募基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在优化收费模式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收取模式,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的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须少收管理费,有力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基金公司的收费将不再“旱涝保收”,而是要根据产品的业绩表现进行动态调整。这一改革将有力扭转基金公司过去可能存在的“重规模、轻回报”的经营倾向,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我国在2023年7月启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并逐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其中主动权益基金与被动权益基金均较大幅度降低管理费率和其他费用费率水平,这为进一步改革攻坚凝聚行业共识优化管理费收取模式提供了良好基础。

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_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

对此,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认为,此次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收取模式改革对行业影响较大,需要在投资者利益与行业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在这其中应以投资者利益为主兼顾行业利益。行业利益上遵循平均水平下基金管理人合理利益诉求思路。行业分化现象是必然的,中小基金公司可以采取降低经营成本集约化经营方式或采取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发展思路来应对挑战。明确各类参与主体的预期,让各方都形成共识尽可能努力降低投资者负担。

“此次管理费收取模式改革,也需要基金公司与销售机构等其他参与机构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动行业保障与服务能力的可持续稳定。”胡立峰说。

据测算,若浮动费率全面实施,预计每年可降低投资者成本约150 亿元。同时,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推动行业平均换手率下降 20%,三年期以上基金业绩波动率预计收窄 15%。改革将分三阶段推进:2025 年完成制度框架搭建,2026 年实现重点领域突破,2027 年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永赢基金称,新规通过“业绩低于基准则少收管理费”的差异化费率设计,推动基金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回报,这是对行业费率机制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此次《行动方案》强调“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引发业界关注。

从基金投资者获得感角度看,主动权益基金年度间波动较大,行情好的年度由于收益较高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可能不敏感,但是持续多年波动,基金收益不理想甚至为负,但费用是刚性支出,投资者的感受与体验就不理想。

根据《行动方案》,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系,相应降低产品管理规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本公司管理产品的比例和锁定期要求。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产品中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更好体现与投资者的“同甘共苦”。

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_

在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方面,证监会主席吴清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重点是改革基金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此外,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用奖金跟投自己产品的比例要求,并适度延长锁定期,让这些“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利益更为一致。

此外,《行动方案》还从风控、合规、公司治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系统提升行业稳定性和自律水平。

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看来,《行动方案》以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在机制创新与监管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推动基金行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之间形成新平衡。

显然,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地,公募基金有望更好发挥连接居民财富与实体经济的桥梁作用。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公募行业迎“回报论英雄”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