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年10月21日 第 3 版)

本报特邀评论员 张连起

2025年三季度的经济答卷,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既能直面外部冲击与内部转型的挑战,又能通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辟新局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各地区各部门沉着应对、狠抓落实,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克时艰,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增速虽有波动,但稳中有进”的答卷: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横向对比全球主要经济体仍属“优等生”,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新动能加速成长。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虽然我国仍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与国内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但也印证了中国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壮大”的韧性基因。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问题,终将在发展中解决,三季度经济表现正是这一判断的生动注脚。

增速波动,外部压力与内部转型的“双重考题”。三季度增速回落,主因是“外扰内调”的叠加影响。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经历“阵痛”,部分行业(如房地产关联产业链)增势放缓,增速的“数字波动”,本质是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必经阶段。

稳中有进,多维指标彰显“韧性底色”。尽管增速回落,但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依然牢固,“进”的动能持续积聚,具体体现在四个维度:其一,总量优势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总量(约33万亿元),这意味着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17.1%,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下,绝对增量仍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其二,民生底盘稳固。就业物价“双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青年群体就业帮扶政策效果显现;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PPI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表明内需逐步回暖,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其三,开放活力不减。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成为外贸新增长点,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即便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仍是跨国企业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其四,新动能加速领跑。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远超全部工业平均水平,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智能产品、绿色材料等新兴领域成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这些数据印证了钟才文文章的观点:“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正为中国经济换上新的增长引擎。”

展望全年预期目标,四大支撑力筑牢信心。一是“稳”的基础扎实。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较上年同期快0.4个百分点,为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尤其关键领域突破显著,半导体国产化率稳步提升,这些“硬核”进展增强了经济抗风险能力。二是“进”的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5.8个百分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对冲传统产业下行压力,更将培育未来新增长极。三是“策”的效能释放。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扩大服务消费政策落地、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到位、“两重”项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加速推进,这些精准调控措施既稳短期需求,又利长期供给,形成“政策合力”。四是“预”的信号积极。先行指标如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高炉开工率回升、工程机械销量回暖,高频数据如地铁客运量、电影票房收入增长,均显示市场预期改善,经济内生动力正在修复。

2025年三季度的经济答卷,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既能直面外部冲击与内部转型的挑战,又能通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辟新局。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壮大。当前,我们既要正视增速波动背后的转型压力,更要看到“稳中有进”的全局态势;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更要抓住新质生产力培育、宏观政策显效等机遇,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中国经济必将在“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中,继续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