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易厅里,观众与人形机器人互动。(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 凌剑伊)4月20日,AI+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易厅(以下简称展示交易厅)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正式启用。展示交易厅汇聚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及广西本地企业研发的100余项硬核AI创新成果,通过八大主题展区全景呈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应用场景,预示着南宁·中关村正加速迈向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快车道。
据介绍,展示交易厅由AI+先进制造、设施算法、智能终端、智慧城市、“一老一小”、智慧农业、东盟出海及人工智能集成服务中心八大板块构成,构建国内“人工智能+”企业落地广西、面向东盟的展示枢纽,打造成为集展示和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对外窗口,服务和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
展示交易厅有哪些看点?在AI+先进制造展区,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成为焦点。比如,百度和中国一汽联合研发的“萝卜快跑”是国内首个面向L4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与高精地图定位,已在北京、武汉等11个城市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海之晨公司展出的“3D机器人视觉工作站”,可完成立体视觉模块构建、机器人无序抓取等实训任务,其东盟人工智能培训基地已在南宁落地,助力区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展示交易厅展示的新技术新产品,凸显了智慧终端与民生场景深度融合。
AI+智能家居展区内,小米全屋设备通过智能音箱实现灯光、空调、窗帘等全域语音控制,展现家庭场景智能化升级路径。
在AI+智慧城市展区,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自研“曲尺”平台打造的“RunWIM数字人”可针对金融、政务场景提供高仿真智能服务。
AI+“一老一小”展区聚焦民生关切。商汤科技的下棋机器人、卡迪亚仿生智能玩具赋能儿童教育,精准医学研发的家用陪护机器人及心电仪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预防意外风险。
南宁·中关村还联动中关村资本、中关村科服和广西民族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等机构,在展示交易厅打造南宁·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集成服务中心。目前,集成服务中心已设置十大专业服务平台,全方位覆盖人工智能企业研发、应用与出海东盟等需求,助力构建中国—东盟实现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共赢发展。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100余项硬核AI创新成果赋能千行百业